2019-2020學年班主任工作坊(四) 二維碼
270
發表時間:2019-11-05 18:55 ![]() ![]() 我們 在行動ing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strong>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 校園欺凌的預防與干預 當前,校園群毆、羞辱、拍視頻等事件時有發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度成為社會熱點話題。為保障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青少年學生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校于2019年11月4日上午在三江口校區舉行了本學期第四次班主任工作坊活動,本次工作坊的主題是“校園欺凌的預防與干預”。參加本次工作坊的有我校魏健副校長、德育處譚躍龍副主任、德育處陳文萍副主任、團委林瀚書記、學生發展中心謝維興老師、學生發展中心高霞老師、全體段長和班主任。本次工作坊由譚躍龍副主任主持。 首先,譚躍龍副主任開門見山,講道本次工作坊的主題選擇了當下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校園欺凌現象,并就近日在校園中發現的疑似校園欺凌事件向領導老師們強調了發生此類事件的嚴重性和惡劣性。要求大家引起高度重視! 然后,謝維興老師向高一至高三班主任們詳細介紹了校園欺凌的預防與干預。 ![]() ![]() ![]() ![]() 什么是校園欺凌 在校學生之間發生的強勢一方對弱勢一方進行侮辱性身心攻擊,并通過重復實施或傳播,使被欺凌的學生遭受身心痛苦的事件。 ![]() ![]() 學生欺凌的類型 肢體欺凌、言語欺凌、社交欺凌、網絡欺凌、財物欺凌、性/性別欺凌 ![]() 校園欺凌的危害 1.對被欺凌者的危害 嚴重的精神創傷和生理不良反應。多數被欺凌者會出現不良情緒反應、不良生理反和不良行為反應。嚴重者可能導致出現自殺行為。 2.對欺凌者的危害 易助長欺凌者的攻擊傾向,導致欺凌者形成攻擊性、破壞性等不良人格,阻礙其與同學的正常交往;也會產生孤獨、焦慮等消極情緒,增加其反社會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3.對圍觀者的危害 圍觀者會因受到欺凌行為的刺激而產生不良心理反應。沒有參與直接圍觀的學生,也會因聽到事件的過程或看到欺凌的視頻、圖片而受到不良影響。有的學生會以某種方式推動甚至效仿欺凌行為。 4.對學校氛圍及家庭和社會的危害 欺凌現象會影響正常教學秩序,導致學生對學校產生消極態度和行為,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全校的學風。也會對家庭和社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破壞家庭環境,危害社會安定,形成不良社會風氣。 ![]() 如何發現校園欺凌——觀察心理上的變化 ①學生常常情緒低落,少言寡語。 ②學生情緒上顯得焦慮、膽小。 ③學生害怕去某些場所(廁所、校園某些角落)。 ④學生出現抑郁甚至自殺傾向。 ![]() 如何發現校園欺凌——觀察法 ①營造輕松和歡樂的談話氛圍。 ②通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逐步了解欺凌事件。 ③學生逃避回答問題表示真摯的關心。 ④留心記錄完整的欺凌內容。 ![]() 面對校園欺凌怎么辦? ①教導學生正確認識同學之間的差異。 ②教導學生學會管理的自己情緒。 ③教導學生認識學生欺凌危害,堅決反對學生欺凌行為。 ![]() 總結 最后,魏健副校長表示:通過這次工作坊活動,很好地宣傳了校園暴力和欺凌事件的危害和處理方法。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引起段長們和各班班主任的重視,在關注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關心學生的個人生活,讓學生們度過充實且陽光的三年。 —END— 關注我們 ![]() 文字:盧璞 圖片:盧璞、林藝聰 |